作為國內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天能股份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62.55億元,同比增長9.34%。報告期內天能股份的鉛蓄電池主業保持良性穩健發展態勢,鋰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儲能電池、燃料電池等新產業高成長性的勢頭確立。
加碼鋰電池新賽道
天能股份公告顯示,將投資39.7億元建設10GWh鋰電池項目。該項目位于湖州市南太湖新區,共占地442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產能規劃3GWh,二期產能規劃7GWh。天能股份表示,該項目所需的39.7億元資金中,11.6億元為IPO募集資金,余下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投入。這是天能股份歷年來最大的一次投資規劃,顯示了管理層發力新賽道的決心。新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破解目前天能鋰電板塊所遇到的產能瓶頸,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輕型車、電動低速車市場的龍頭地位,并為進軍乘用車、儲能等領域提供有效的產能支撐。
天能股份在電動輕型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鋰電產業板塊屬于天能股份的“新賽道”,也是天能股份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天能采用了磷酸鐵鋰、三元、錳酸鋰等主流鋰電池技術,并掌握高鎳多元、石墨烯等多種高性能正極材料及高安全性隔膜的應用技術來構建完整的技術體系,目前正在同步積極創新三套智慧儲能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2019年與法國道達爾旗下的帥福得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布局新基地,籌劃增加新產能,這一項目因中法兩國元首的見證簽約而受到廣泛關注。上半年實現銷售4.25億元,同比增長16.07%。目前,天能鋰電已經建立了一支超過500余人的研發團隊,并引進了國際先進的生產設施,形成"高能三元 +超能錳鐵鋰+超級磷酸鐵鋰"的多元材料體系,可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憑借"鉛鋰協同"的優勢,天能股份已形成鉛炭電池儲能和鋰離子電池儲能的雙技術路線解決方案體系。在通信基站、用戶側削峰填谷、離網電站、微電網、UPS等應用領域持續拓展,還推出多款面對個人用戶的移動儲能電源產品,適配戶外用電、各類急需用電的生活與生產場景。
氫能領域領先布局
在“碳達峰、碳中和” 的大目標下,燃料電池和儲能電池都是萬億級大賽道,天能股份已經在這兩大領域“排兵布陣”。
氫能源業務是天能集團發展戰略的核心板塊,其目標包含氫能前端和燃料電池兩大維度。氫能前端主要指制氫、儲氫環節,燃料電池則主要是服務于出行需求。在氫能前端領域,天能主要推動電動用具、工程、特種機械、儲能、制氫用裝備及輔材等領域的應用推廣,并在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領域拓展產業空間,部分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燃料電池領域,天能股份設立全資子公司浙江天能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進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已形成一支由院士專家顧問、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業界資深專家等領銜的研發團隊,發布了多款電堆系統,完成了金屬板電堆額定功率120kW,峰值功率130kW電堆的樣機開發。
在產品應用領域,天能氫動力產品已經和吉利、南京金龍、雅迪等優質公司展開合作,分別對應小型乘用車、客車、二輪電動車幾大細分市場,體現了天能產品的可靠性和技術廣度。天能自主研發的80KW金屬雙極板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在2020年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獲得“年度燃料電池產品獎”。在商用車領域,搭載天能T60-C燃料電池的開沃牌客車上榜工信部目錄,整車將于年內正式下線運行,這標志著天能氫燃料電池正式進入了商用車市場。在電動特種車領域,匹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水冷電堆產品的德燃動力觀光車,在嘉興基地進行示范運營。
科技研發是新能源電池行業加速跑的“助推劑”。不久前天能股份發布了“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發展戰略,確立了科技研發在新戰略中的核心地位。天能在鋰電、氫能、鉛電方面分別設有研究院,以及汽車電池、工業電池、智慧能源與儲能、汽車動力電池等方面的研發機構,形成立體化的科研組織體系。
天能股份2021上半年研發投入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43%;研發費用占比達到3.64%,較去年同期增長了0.17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上半年研發人員的數量同比增長了12%,研發人員的薪資合計更是增加了3812萬元,累計為1.26億元,同比增長44%。
綜合自 | 天能股份2021半年度報告,網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