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天堂硅谷于2018年參與了云庭數據的A輪融資。近日,云庭數據副總裁馬躍飛在天堂硅谷信息技術閉門會上做了精彩發言,以下根據其講話實錄整理而成。
今天機會難得,我跟大家分享幾個觀點。
第一個是關于技術這個概念的理解。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建模這些都是我們現今最熱的技術,但是公司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尤其是失敗的公司,實際上大部分跟技術好壞沒有直接關系,或者說我理解的技術不是信息化的技術才是技術。IT架構,系統架構是一種技術,難道公司管理組織架構的建設就不是技術了嗎?看到那些做得不是特別好的公司,都會說這個公司實際上哪方面做的不好挺可惜的,但是技術還是不錯的。因為我自己也是寫代碼,做技術和研發出身,對技術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一個市場一家公司能做好,我認為技術性的內容有很多,不僅僅只是信息化的東西。
第二個是醫療健康行業人工智能的發展。談到醫療健康行業的時候我當時打了個比喻,金融行業如果是波音747的話,那我們醫療行業就是拖拉機。就我們現在聽到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家覺得應用前景最大幾個行業之中肯定有一個醫療行業,但是我們聽到的都是我們能在第一時間閱片了,輸入你的癥狀能夠知道你得什么病了,醫生就能解放了。那這個是不是未來?我們一定相信這個是未來,但是你這波音747的引擎,我今天還是拖拉機,裝到我這臺拖拉機裝上,一旦發動以后,這個拖拉機就四分五裂。有很多的我們所謂的傳統行業,它現在的痛點不是人工智能,不是深度學習,不是建模,就像我們醫療健康行業一樣,它連數據都還沒標準化,數據都還不通。
我們在跟安徽省的衛生委的領導在溝通,各個省都一樣,就是說人工智能好不好?好的;是不是未來?是未來。但是如果你這個未來進入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市場,你走的太快了,實際上不僅沒有幫助,反而給很多的客戶帶來很多的負擔,而且也賺不到錢,你公司也賺不了錢。就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聞,比方說這人工智能AI閱片的準確率和速度超過了醫生,但實際上我們很多的媒體可能是不太懂。醫生看片子難道是針對一個病看的嘛?醫生看一張片子的時候,他這7,8年博士、碩士讀下來,他看一張片子,肺結節、鈣化、肺炎、肺小細胞癌、肺癌、腫瘤他是一起看的。如果針對某一個病,比方說就是肺小細胞癌,確實人工智能可能預測速度和效率要高于醫生,但是醫生是肺部幾百個病一起看的,一個腦子一起看的,那么幾百個病的學習,你需要學到什么時候去?
所以,不是說不是未來,是未來,但是不見得能夠適用到一些傳統的行業。現在這個行業,我需要的是把拖拉機的發動機給做成國產,并且它的性能比原來要提高個2-3倍;這個拖拉機原來載重量只有在1噸,我們想辦法給他載10噸。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給他做一個波音747引擎,一啟動可能會導致四分五裂。
再說到醫院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要說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醫療行業,它是信息化起步最早的行業之一,起碼有20年以上,但又是信息化進步最慢的行業之一,因為很多醫院用的系統都十年前的系統,它根本都沒有更新換代。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家醫院信息化,特別是以前,信息化沒有為它們的業務部門服務。比方說像金融,為什么它的信息化做得最快,因為你的風控做得不好,可能你就得虧錢,你就得出現壞賬。它直接關系到收益,那么醫療信息化不是這樣,我一個系統做的好一些做的差一點,那又怎么樣呢?浙一浙二沒有信息化系統,照樣人滿為患,照樣排隊,說不定醫生不用電子病歷,他可能看病速度還快呢。
現在這幾年為什么醫療行業這么重視信息化,有很多個原因:
第一個,是醫保的要求,我們現在醫保的要求能夠實時結算,你必須要上信息化,你不上信息化怎么實時結算呢?
第二個,因為現在醫院的管理越來越規范,比方說醫院里面管這三部分,醫療效率,管理效率和醫療安全。從這三個角度而言,就要靠大量的前后的數據去規范。因為醫院最怕的是出現安全事故,傳統模式就很難解決。
第三個,我認為是所有的行業不只是醫療行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的推動。那么醫療行業絕對是最近這五年出信息化相關政策最多的行業之一,各種各樣的不同級別的醫院,都有不同的評級標準,而且一定要通過的。比方說有互聯互通的評級標準,本醫院的評級標準,智慧醫院的評級標準,很多人在講我們醫院是智慧醫院,那國家衛計委就問你,你符合我哪個智慧醫院的等級啊,你憑什么說你是智慧醫院,他都是有標準的。你現在有很多的系統,有很多的系統不建好,它是不允許你做評級的,醫院一旦不做評級這就麻煩了,那么醫保政策所有的東西都會相應地減弱很多,所以會嚴重影響醫院的收入。
同時,醫院內部使用信息化系統的效果也是越來越好,因為第一個是現在的醫生越來越年輕,所以它對于信息化使用意識和水平比原來要高。中國以前的大部分院長都是臨床系統的,動手術的,但是現在很多醫院慢慢有些院長有很多都是叫行政院長,CEO,讀NBA出身。所以這個就跟以前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現在可能讀書的時候在國外,包括平常的時候他們去國外進修,到先進的醫院去參觀,所以它的管理意識和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醫院的應用實話說人工智能是第二步,我覺得在數據這一塊,我們在醫院信息化這一塊,我們定了叫“三個核心,兩個入口”。其中有一個核心就是以數據為核心,一方面我們做的產品納入了國家衛計委的評級的要求里面,就是你必須要用才能做評級,自上而下的一個評級要求,就是醫院必須買,只不過是買你還是買他的問題。
第二塊是圍繞著我們講叫臨床的數據能夠為醫院帶來什么?其實它能夠帶來很多東西,因為醫院現在也有很多的要求,比方說我簡單舉兩個例子,第一個叫病歷質控。醫生寫病歷,如果換成以前的話,你自己寫的不規范,那么他們有一個病例室,它會給你做檢查,不規范他要打回去的。那么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可以通過大數據,我通過建模我可以對你病例進行實時質控,你提交的時候我就能夠知道你的病例不規范在哪里,打分是多少分,數據全部會告訴你。
比方說我們現在醫院很怕醫保扣費,為什么要醫保扣費呢?因為有一些醫生他可能因為自身的知識問題,專業能力不夠,也可能是因為他想打擦邊球,一個感冒的病,它配了其他亂七八糟的藥在里面。這個時候原來是我配完之后,只有醫保那邊抽查抽到說你處方不符合我們醫保的規則,然后就要扣醫院錢,每家醫院基本上都會有,平均起來大的三甲醫院每年都會給醫保扣掉幾百萬的錢。那么我們現在就圍繞臨床數據中心,我們可以做醫保的實時控費,就是說不需要等到醫保局抽查的時候,事后再來對你進行抽查,才發現你不符合醫保規則。現在你在提交處方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知道你符不符合醫保規范,一旦不符合醫保規范就不讓你提交了。這樣的話,醫院每年都不用花很多錢。這些都是很好的痛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