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記者 邵祎雯 實習生 羅夏蘭 制圖 陳驍
幾天前,一度被國內外評論界高度贊譽的“PE工廠”——昆吾九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在創投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醫藥合伙人被證實出走自立門戶。更有評論者在福布斯中文網上撰文認為九鼎的前景不容樂觀。創投企業陷入困境不是新話題。在IPO冰封長達一年之后的今天,能頻繁進行交易活動并在浙江省股權投資協會登記在冊的創投企業已不到百家,創投熱潮快速冷卻,看似巨大的困境其實蘊藏著新機遇。
“在資本市場成熟的國家,投資早期企業的VC、投資發展中后期成熟企業以求盡快上市的PE,以及幫助企業進行整合重組的并購,這三種投資形式應各有天下,并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態。”浙江財經大學MBA社會導師張銀成表示,近年來“人人做PE”的不成熟格局正被打破,這也是創投行業成長必經的陣痛期。
以VC業務為主的創投機構,眼下受IPO暫停沖擊較小。在其他創投企業裁員、關閉的大半年里,主做VC業務的浙江賽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斌依然在為進一步充實業務團隊中的中層、核心骨干而物色人選。同樣以VC業務為主的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康偉透露,華睿的投資項目基本都還沒有到期,因此基本未受影響。
“把錢投向更早期的企業或專注投入某個領域,會成為創投企業未來轉型的兩個主要方向。”有業內人士指出,大量原本以PE為主要業務的創投機構,正在將業務轉向為投資成長型企業的VC模式以及投資創立初期企業的天使投資模式。
作為天使投資人,浙江鼎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柳陽說,在他投資的企業中,注冊資金最少時只有20萬,但及時的熱錢流入和悉心的戰略梳理,使得這些企業中的一些實現了月營業額最高增長300%以上。
柳陽說,洗盡鉛華的投資環境預示另一種春天——投資人和中小企業的春天。
與此同時,行業布局自我調整的腳步也在加快。盡管還握著44個未退出的項目,浙江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維鋼肩上的擔子卻沒有那么沉重,作為省內最早且如今唯一一家發行并購基金的企業,天堂硅谷自2009年就已開始調整戰略目標,目前VC、PE業務則降到其整體業務量的三分之一。
野蠻式PE終結了?
有人預測,明年創投企業中8成以上不合格者將出局
在200多個尚未退出的項目面前,九鼎似乎也已無力招架媒體對醫藥合伙人禹勃出走、公司資金出現問題等各種質疑。
從20人到500人,九鼎的員工在全國遍地開花。但不多久,以業務開發人員為主的員工離職現象日趨嚴重,目前流失率達40%。近日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位九鼎高層在前往他的公司參觀時也提到了“管人難”。
九鼎創投因以量取勝的特點被業內稱為“PE工廠”。近日,《中國經營報》一篇報道指出,九鼎目前投資企業已達200家,但成功退出的案例不足十分之一。福布斯中文網有文章認為,九鼎交易目的都是為了套利公眾市場與私人市場間一貫巨大的估值差,即PE入股時的倍數和預期IPO退出時的估值差。
“2009年到2011年激增的那些創投企業,懷抱的心態大多如此,所以目前創投企業中的多數在做PE基金。盡管從業務上來說,PE或VC都屬私募股權投資,但做這些業務的人基本上不募資,而是找到可以上市的企業用自己的錢投資。然后在企業包裝上市后迅速退出回籠資金。”一位從業5年的創投界人士告訴記者,創投企業在國內成長不過十年,在天使投資、VC、PE、并購四種股權投資類型中,以幫助中后期企業上市為目的的PE占比量達到9成以上。然而這種最急功近利的投資形式會帶來“不良后果”,一些企業在上市后業績立刻“變臉”,無論對于實業市場競爭還是投資股市的股民來說,都不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IPO閉閘從而調控創投行業布局,無論對實體經濟還是創投行業的發展都有益處。”浙江賽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斌預測,到明年,8成以上不合格的創投企業會被淘汰出局。
“由PE轉向并購”會成趨勢?
浙江有企業已經手握5個并購基金
九鼎醫藥合伙人禹勃出走另立門戶的新聞將九鼎推向風口浪尖。然而更讓人關注的是,禹勃開始做醫藥類并購基金,這似乎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聲音不斷的“并購熱”不謀而合。
“很多人都說PE項目也可以通過并購方式退出,實際上談何容易。做一個并購案,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有意愿的企業,此外團隊調整更關鍵,要由‘主要以金融背景的人才組成’轉向‘以產業、金融背景的人才并重的團隊構成’。”浙江財經大學MBA社會導師張銀成在上海也擁有一家創投企業,他認為,目前在“募投管退”四個創投環節中,此前的主流退出渠道IPO暫時不通,并購這條出路無疑將成為下一個發光發熱的渠道。
記者從浙江省股權投資協會了解到,目前浙江真正發行并購基金的企業只有天堂硅谷一家。
“2010年,我們成立產業整合部,專門探索實踐產業整合。”天堂硅谷董事長袁維鋼表示,2009年天堂硅谷就對行業泡沫有所擔心,因此在2010年主動放棄很多機會,將業務延伸到產業整合與并購重組。
目前天堂硅谷手中已握有5個并購案,其中包括已經公布的三個并購基金:除斯太爾海外并購案,2011年成立的大康牧業并購基金第一期1.5億的資金已全部投入完畢,第二期1.5億會在今年年底投完。2012年,又分別與一家醫藥和一家文化類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并購基金。此外,天堂硅谷開辟了新的夾層投資業務,未來還將延伸到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領域。袁維鋼告訴記者,天堂硅谷業務團隊目前在50人左右,PE團隊縮減到占比1/3,而并購和金融業務團隊擴張到15-20人。此外袁維鋼透露,天堂硅谷正在參與籌建一個非上市公司并購上市公司的并購基金,總規模6.5億。
不過,由PE轉向并購似乎不是多數創投企業想做就能做的事。
“與資本市場關聯的并購需要與政府、機構合作,各方的優勢互補至關重要。”袁維鋼說,創投企業業務轉型,決策流程、激勵機制、人才管理等都必須跟著轉型,只有打造一個講誠信的組織體系,才能可持續發展。
“天堂硅谷也是籌備了兩年多時間,才開始正式接觸并購的。”袁維鋼表示,此前曾有合作對象發出并購合作的邀請,但因當時沒有經驗他們不敢貿然接受。
“人人做PE”的不成熟格局正被打破
預示中小企業融資機遇增大
浙江鼎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者柳陽對眼前的冷峻情景有不一樣的解讀。他認為換個角度看,這場寒冬會給投資人和中小企業帶來春天。
作為一名天使投資人,目前柳陽投資的企業多為企業成立最初期,有的甚至僅有一個創業想法。
張先生的網頁游戲運營公司目前每月來自游戲充值的收入已經超過1200萬元。他說,這一切都因為幾年前遇到柳陽開始,當時“一窮二白”的他,手下的團隊也只有他自己,根本入不了銀行、大多創投公司的“法眼”。但是柳陽的團隊認可了他的想法,并注資100萬元。
去年,一家注冊資金僅20萬的化妝品代理企業被柳陽看中。在柳陽團隊的幫助下,該企業一步步進行戰略轉型,其中包括創立自己的品牌、銷售渠道轉到線上等。今年單月營業額增長達到300%。
“這一輪淘汰賽會把很多投機分子掃地出局,低谷并不代表不賺錢,只是難易程度有變化。”浙江省股權投資協會副秘書長陸鵬飛認為,看似行業寒冬實則蘊藏機遇,PE難迫使企業轉變,行業布局也向立體化的良性方向發展。投資早期企業、專注行業,成了眼下求生存的創投企業轉型的方向。
而這種轉型意味著創投機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成長初期、甚至初有雛形的小企業,這對目前急需融資的中小微企業意味著更多的融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