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浙江天堂硅谷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裘政 2008-04-10
證券時報記者胡學文
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公布,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作為創業板主要參與主體,同時也是最大的受益方創投企業而言,創業板的推出會對其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創業板相關管理辦法以及后續細則有何建議?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浙江天堂硅谷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裘政。
記者:創業板推出對創投企業有何具體影響?
裘政:創業板是創投企業實現價值投資退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沒有退出市場,創投企業就無法實現創投產業的資金鏈循環,創業投資就會被迫變成“產業投資”而失去了價值發現機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的納斯達克,香港、新加坡的創業板市場以及歐洲多個國家新興市場的興起,制造出的無數“財富神話”,也讓中國的創業板市場成為了熱門話題。但在2000年時,曾經一度被提上日程的中國創業板市場擱淺,使得國內70%左右的創投企業無法生存而改行,剩下的30%創投企業平均虧損也達到了50%。
如今,創業板即將推出,風風火火的創投企業和創投資金再次撲滿全國。在可喜的“欣欣向榮”之余,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借助創業板市場的誕生,能引導我們的創投企業成熟、理性、持續、健康的發展,真正為中國產業升級和中小企業發展作出貢獻。
記者:作為創投機構,對創業板相關管理辦法以及后續細則有何建議?
裘政:在整個“創業板生態圈”中,我認為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創業企業、中介服務和創業板市場。創業企業應該包括企業主體和創投機構;中介服務應該包括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財務咨詢機構;創業板市場應該包括監管機構、交易市場和廣大投資者。創投機構往往是最先于其他中介服務機構發現企業價值并投資到創業企業中的,它對被投資的創業企業的利益訴求是扶持該企業壯大并能夠在創業板上市后退出,與其他服務機構收取中介費的利益訴求完全不同。
雖然在新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法人治理結構、財務業績要求、嚴格的信息披露以及長期的保薦人負責制度等方面都作了明細的要求和闡述。但是,在創業板的健康發展和風險控制意義上,卻忽視了創投機構的價值和定位這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創業板市場健康發展的核心是上市公司的價值和質量。專業、合格的創投機構對創業企業的投資,就相當于證券二級市場上的專家機構理財。它會在茫茫市場中,發現有價值的企業和有潛質的企業家團隊,經過創投資本和增值服務后,使企業走向創業板市場。
因此,我們建議:一是有關主管部門應盡快對現存過熱的創投機構建立有效的評級和評價體系;二是在擬上市的企業股東結構中應該有創投機構的股權比例要求;三是在上市審核委員中,應該包括一定比例的創投機構專家作為委員。
記者:對我國創業投資領域目前的發展現狀,您有何看法和建議?
裘政:黨的十七大明確了中國的創新型經濟發展戰略,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創新成了社會發展的主流話題。各地省、市和地區政府和金融機構都在積極設立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海外創投也大舉滲入,民間資本更是風起云涌,新的創投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共同匯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多體制的創投大軍直撲創業板市場。
仔細分析,我們應該更冷靜地看待這種現象。創業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需要到創業板融集再發展資金,原本是創業企業的有因果關系,但由于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和國外創業板“爆米花機”的財富神話,使得我國創業板在推出之前,就出現了大量的創投泡沫。
其實,創業投資遠比證券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復雜得多,風險也大得多,變現能力也差得多。創投包括了5個環節:項目篩選審核、投資策略、增值服務、上市輔導和資本退出。專業的創投機構不僅需要有完善的組織架構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投資理念和企業文化為核心。
只有健康、理性的創投資金才能為創業板選擇、培養和輸送健康、有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業企業。我們的觀點是政府應該將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委托給專業的創投機構管理,通過扶持這些專業創投機構,引導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高科技、高成長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真正實現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
記者:從國外創業板的發展歷程來看,有成功也有失敗,您對中國創業板市場發展有何建議?
裘政:創業板,顧名思義,應該是為創業階段企業設立的融資平臺,也就是讓更多的種子期或起步期階段的潛質企業獲得發展的資金。
無論是什么市場,要實現合理的價值發現功能,首先要不斷建立嚴謹和完善的法律體系,來提高上市企業、中介服務機構和證券二級市場的社會誠信,提高它們的道德成本和信用成本。另外,要在市場誠信的基礎上,讓創業板的市場快速發展到足夠大的容量,企業的發展好壞讓市場來判斷和抉擇,允許創業板有“仙股”存在,無需退市,讓市場來重整和洗滌那些暫時發展不佳或將被淘汰的企業。
記者:能否談談創業板推出對我國中小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意義?
裘政:主板市場經過了18年的發展,已經基本解決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制問題,使我國的經濟體制和國力發生了重大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已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分析我國的經濟和企業結構,其中80%以上都是中小型民營企業,而產值卻是倒掛的。如果能有效地解決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和發展問題,中國的整體經濟國力將再次發生巨變。
創業板的機制就是引導民間資金能合理、有效地投資到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上。正確引導投資,不僅能有效地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推動民族產業的發展,創造真正的社會價值,而且可以減少社會資金流動性過剩問題,對中國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