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賽特斯系天堂硅谷所投資企業
當前,以電視屏為主的多屏電視業務取得了極速發展,視頻業務更加關注運營價值,電信運營商也開始積極通過獨立運營或合作的模式參與業務運營,但是運營中存在無感知運營、被動服務、單一視角等問題。為了幫助運營商提升運營質量、實現價值提升,在CCBN2018上,賽特斯正式發布了智能融合運維管理系統AI COPS。
近日CCBN新聞中心舉辦的新品發布會上,賽特斯資深專家洪致遠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AI COPS的價值在于“以客戶感知融合化重構運營價值體系”,通過幫助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業務、全網絡、全終端感知服務體系,可助力運營商業務運維技術向智能融合運維的方向演進,最終實現用戶服務體驗的提升、挖掘新商業價值。
推動運營商向“主動價值型”服務轉變
洪致遠表示,在大視頻業務時代,運營商將從能力運營轉向質量運營,打造最佳客戶感知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以“主動服務、智慧預警”的服務場景,構建集約專業的服務架構,實現服務質量的提升;由“被動滿足型”服務向“主動價值型”服務轉變,通過服務增值實現價值提升。要想完成這種轉變,運營商需要構建一個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運營管理機制,建立以提升運營質量、客戶滿意度、服務價值、業務營收增值為正向發展方向的良性運營閉環。
建立這種閉環機制需要滿足運維業務多樣化、運維手段智能化、運維視角全程化、運維能力感知化、運維方法融合化等五個方面的要求。基于這五大要求,賽特斯在基于云網融合的“暢流”智能化客戶體驗運營解決方案中,推出了AI COPS(智能融合運維管理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及AI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用戶的業務服務流程進行全程跟蹤,構建起豐富的用戶感知標簽庫,從智能化的故障定位、智能化的根因分析機制入手,覆蓋從被動式事后根源追溯,到主動式事中實時監測控制,及事前提前預判的各種業務場景,提供從數據收集分析,故障預判到定位,再到故障自動修復的端到端保障能力。
作為柔性網絡與柔性計算理念的開創者、踐行者,賽特斯在柔性網絡和大數據上的實力被“注入”該系統中。整體系統架構分為4層,通過賽特斯柔性網絡技術對基礎設備(如服務器、網絡、存儲、安全)進行服務和調度,確保運營商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構建一個具有彈性、安全的柔性平臺。同時,通過標準的HADOOP大數據基礎框架進行數據采集、清洗、存儲、關聯、建模,提供運營分析支撐能力,結合運營商運營現狀,提供智能業務監測控制、端到端故障定界定位、用戶體驗感知、統計分析與報表等主要業務場景的分析及應用功能點。
建立感知化、融合化、智能化的融合運維體系
在賽特斯柔性邊緣網絡融合運維平臺的協助下,運營商以價值提升為目標,實現業務服務感知化、業務分析融合化、業務能力智能化的融合運維,對于運維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
一,基于AI的端到端智能運維。區別于以往用戶對業務在某一方面的感知評價,賽特斯提出了CEI-QOE-KQI-KPI的四層業務感知評價體系,通過大數據全面分析業務運營質量,貫穿網絡接入-業務鑒權-業務訪問-業務平臺-業務服務的全流程,這個過程會反饋到系統之中,提升運維水平。同時,系統還建立起動態可調的故障分析策略/規則,可以對智能系統的建模模型進行優化,依此循環往復,最終提升和穩定運維質量。
二,全流程業務運維。對業務的智能化運維貫穿業務全生命周期,以視頻業務為例,包括了“網絡接入-業務請求-業務服務-內容服務”,每一個階段都可通過建模模型對客戶感知質量進行評估。通過全流程的感知分析,找到低于感知平均線的感知環節,對這一環節進行逐層下鉆分析,精準定位影響客戶感知的具體原因。
三,業務全觸點感知化。以往業務觸點(業務平臺、網絡、終端)都是通過網管系統采集數據并進行策略分析,無法采集到全面的KPI數據,同時數據的準確性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可對各業務觸點分別建立感知模型,全面衡量業務管理系統、EPG、網絡(CR、BRAS、OLT、PON口)、CDN、機頂盒、直播源編碼器等眾多網元的服務質量。
四,用戶融合診斷分析。傳統的用戶診斷主要是從業務各觸點采集各類KPI指標,根據以往運維經驗制定規則,再根據業務服務流程進行全程分析判斷,會存在誤報和漏報的情況。AI COPS可將感知數據、系統數據、狀態數據結合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以用戶感知作為判斷故障條件,用系統數據和狀態數據進行定位分析,最終實現精準的故障分析。
目前,賽特斯柔性邊緣網絡融合運維平臺已在多家運營商、電視臺廣泛應用。信息通信技術(ICT)時代,人工智能在大視頻運維的智能化提升將重點體現在運維模式從被動式事后分析轉為積極主動預測、分析及決策。賽特斯將致力于推動業務運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緊密結合,通過對業務使用者的行為分析、家庭及用戶畫像等一系列的建模分析,充分挖掘海量數據的價值,衍生出新的業務形態,實現智能化的運營系統,為運營商創造新的商機。
(轉載自:賽特斯官方微信公眾號)